图片
二十一、法部·转原文:“守者一,足敌攻之十,此恒论也。能行转法,则其势倍反。如我以十攻一,苟能转之,则彼仍其一,而我十其十,是以百而击一。我以十攻十,苟能转之,则我仍其十,而彼缩其九,是以十而击一。我以一攻十,苟能转之,则敌止当一,而我可敌十,是以一而击一。”解析:揭暄提出“转法”,强调通过灵活转化,使敌我力量对比发生逆转。转法之要在于变被动为主动,化劣势为优势,体现了其辩证用兵的军事智慧。二十二、法部·活原文:“兵必活而后动,计必活而后行。第活中务紧,紧处寻活。无留接是为孤军,无救着是云穷策。”解析:揭暄认为用兵需“活”,但活中需有紧,紧中需有活。活而不紧则易散,紧而不活则易僵。此段体现其对活与紧的辩证关系的深刻理解。二十三、法部·疑原文:“兵诡必疑,虚疑必败。误克敌之要,非徒以力制,乃以术误之也。或用我误法以误之,或因其自误而误之。误其恃,误其利,误其拙,误其智,亦误其变。”解析:揭暄认为用兵需“疑”,以术误敌。通过误敌之恃、误敌之利、误敌之智,使敌陷入被动。此段体现其对虚实结合、以误制敌的深刻运用。二十四、法部·误原文:“虚挑实取,彼悟而我使误,彼误而我能悟。故善用兵者,误人而不为人误。”解析:揭暄强调用兵需“误”,但误需有术。通过虚挑实取,使敌误而我悟,方能立于不败之地。此段进一步深化其对以误制敌的理解。二十五、法部·左原文:“左者以逆为顺,以害为利;反行所谋左其事,以己资人左其形,越取迂远左其径。易而不攻,得而不守,利而不进,假而不遏,纵而不留,难有所先,险有所蹈,死有所趋,患有不恤,兵众不用,敌益而喜,皆左也。”解析:揭暄认为用兵需“左”,以逆为顺,以害为利。左者非愚,实为权变之术。此段体现其对左法的深刻理解,强调以左制右,以变制常。二十六、法部·拙原文:“遇强敌而坚壁,或退守时宜拙也。敌有胜名,于我无损,则侮言可纳,兵加可避,计来可受,凡此皆可拙而拙也。甚至敌无奇谋,我有外虑;敌本雌伏,我以劲待,凡此皆不必拙而拙,无失也。”解析:揭暄认为用兵需“拙”,拙非愚,实为守。遇强敌而坚壁,退守时宜拙,以守为攻,以静制动。此段体现其对拙法的深刻理解。二十七、法部·预原文:“凡事以未意而及者,则心必骇,心骇则仓猝不能谋,败徵也。兵法千门,处伤万数,必敌袭如何应,敌冲如何挡,两截何以分,四来何以战!凡属艰险危难之事,必预筹而分布之,务有一定之法,并计不定之法,而后心安气定,适值不惊,累卵无危。”解析:揭暄强调用兵需“预”,预则立,不预则废。通过预筹而分布之,使心安气定,临危不乱。此段体现其对预法的深刻理解。二十八、法部·叠原文:“大凡用计者,非一计之可孤行,必有数计以勷之也。以数计勷一计,由千百计炼数计,数计熟则法法生。”解析:揭暄认为用兵需“叠”,计需相叠,方能克敌制胜。叠计之要在于以数计勷一计,使计计相生,法法相济。此段体现其对叠法的深刻理解。二十九、法部·周原文:“处军之事烦多,为法亦琐。大而营伍行阵,小而衣食寝居,总不可开隙趋危。故摅思于虑,作法于无防,敌大勿畏,敌小勿欺,计周靡恃,为周之至。”解析:揭暄强调用兵需“周”,周则全,全则胜。通过周密之法,使敌无可乘之机。此段体现其对周法的深刻理解。三十、法部·谨原文:“用兵如行螭宫蛟窟,有风波之险。螭宫蛟窟,渡则安也。若大将则无时非危,当无时不谨。入军如有侦,出境俨临交,获取验无害,遇山林险阻必索奸,敌来虑有谋,我出必裕计。慎以行师,至道也。”解析:揭暄认为用兵需“谨”,谨则无患。通过慎以行师,使敌无可乘之机。此段体现其对谨法的深刻理解。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配查信-配查信官网-免费配资开户-股票按天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